抓消防安全 保高質量發展 《"119"消防宣傳月??返谝黄凇秾W習消防安全知識》
為進一步提高公司系統全員消防安全素質和抵御災害能力,大力普及消防法律法規和消防安全知識,廣泛動員關注消防安全,推動落實消防安全責任,確保高質量發展,根據區消防安全委員會辦公室《關于開展2022年奉賢區"119"消防宣傳月活動的通知》(滬奉消防委辦[2022]31號)要求,上海奉賢經濟發展有限公司決定在本轄區內廣泛開展"119"消防宣傳月活動。
上海鼎豐根據上海奉賢經濟發展有限公司關于開展"119"消防宣傳月活動的有關要求,制定"119"消防宣傳月活動方案。
本次活動共三大內容:
1.消防安全知識培訓;
2.應急疏散演練;
3.滅火器材實踐操作。
目的是加強全體員工的消防知識培訓,強化消防安全防范意識,提高員工學習消防知識、關心消防工作、參與消防活動的積極性。
《"119"消防宣傳月??返谝黄?/strong>
火災是人類的大敵,它具有瘋狂性、恐怖性、毀滅性的特點。一場無情的火災,它會傾刻間燒毀成千上萬財物乃至殘酷地摧殘、奪去人們寶貴的生命。
因此,學消防、懂消防和掌握一些必要的消防常識是鼎豐對所有員工的基本要求。"預防為主 防消結合"是做好消防工作的基本方針。
(1)火場中致人傷亡因素主要有六種
1.濃煙:長時間暴露在煙粒中,會損傷呼吸器官,嚴重情況下會中毒死亡。
2.有毒氣體:包括一氧化碳、氰化氫、二氧化碳、硫化氫、二氧化氮等。
3.缺氧:燃燒消耗了空間內的氧氣致人死亡。
4.燒傷:被直接燒傷或高溫烤傷。
5.吸入熱氣:火場溫度過高,吸入高溫熱氣。
6.行為不當:錯誤的逃生行為造成的傷亡。
火場逃生"四要素"
1.熟悉本單位疏散逃生路線;
2.熟悉引導人員疏散程序;
3.熟悉應急逃生設施使用方法;
4.熟悉火場逃生基本知識。
火場逃生"十要訣"
第一訣:熟悉環境 牢記出口
第二訣:保持鎮靜 迅速疏散
第三訣:正確引導 有序疏散
第四訣:不入險地 不戀財物
第五訣:簡易防護 蒙鼻匍匐
第六訣:善用通道 莫入電梯
第七訣:火已及身 切勿驚恐
第八訣:避難場所 固守待援
第九訣:發出信號 請求救援
第十訣:緩降逃生 滑繩自救
(3)報火警的注意事項
①要按準火警電話號碼"119";
②不要慌張,說話要清楚;
③報告失火詳細地址和燃燒物質,講明所用的電話號碼和報警人姓名;
④得到消防隊明確回答后,方可掛斷電話;
⑤到主要路口迎接消防車并帶路。
(4)消火栓的使用方法
1.連接水槍
2.連接水帶
3.打開閥門
4.對準火源根部滅火
(5)滅火器的使用方法
1.提起滅火器
2.拔下保險銷
3.用力壓下手柄
上海鼎豐根據上海奉賢經濟發展有限公司關于開展"119"消防宣傳月活動的有關要求,制定"119"消防宣傳月活動方案。
本次活動共三大內容:
1.消防安全知識培訓;
2.應急疏散演練;
3.滅火器材實踐操作。
目的是加強全體員工的消防知識培訓,強化消防安全防范意識,提高員工學習消防知識、關心消防工作、參與消防活動的積極性。
《"119"消防宣傳月??返谝黄?/strong>
火災是人類的大敵,它具有瘋狂性、恐怖性、毀滅性的特點。一場無情的火災,它會傾刻間燒毀成千上萬財物乃至殘酷地摧殘、奪去人們寶貴的生命。
因此,學消防、懂消防和掌握一些必要的消防常識是鼎豐對所有員工的基本要求。"預防為主 防消結合"是做好消防工作的基本方針。
(1)火場中致人傷亡因素主要有六種
1.濃煙:長時間暴露在煙粒中,會損傷呼吸器官,嚴重情況下會中毒死亡。
2.有毒氣體:包括一氧化碳、氰化氫、二氧化碳、硫化氫、二氧化氮等。
3.缺氧:燃燒消耗了空間內的氧氣致人死亡。
4.燒傷:被直接燒傷或高溫烤傷。
5.吸入熱氣:火場溫度過高,吸入高溫熱氣。
6.行為不當:錯誤的逃生行為造成的傷亡。
火場逃生"四要素"
1.熟悉本單位疏散逃生路線;
2.熟悉引導人員疏散程序;
3.熟悉應急逃生設施使用方法;
4.熟悉火場逃生基本知識。
火場逃生"十要訣"
第一訣:熟悉環境 牢記出口
第二訣:保持鎮靜 迅速疏散
第三訣:正確引導 有序疏散
第四訣:不入險地 不戀財物
第五訣:簡易防護 蒙鼻匍匐
第六訣:善用通道 莫入電梯
第七訣:火已及身 切勿驚恐
第八訣:避難場所 固守待援
第九訣:發出信號 請求救援
第十訣:緩降逃生 滑繩自救
(3)報火警的注意事項
①要按準火警電話號碼"119";
②不要慌張,說話要清楚;
③報告失火詳細地址和燃燒物質,講明所用的電話號碼和報警人姓名;
④得到消防隊明確回答后,方可掛斷電話;
⑤到主要路口迎接消防車并帶路。
(4)消火栓的使用方法
1.連接水槍
2.連接水帶
3.打開閥門
4.對準火源根部滅火
(5)滅火器的使用方法
1.提起滅火器
2.拔下保險銷
3.用力壓下手柄
4.對準火源根部掃射
- 上一篇:沒有啦
- 下一篇:認真收看二十大直播 聆聽黨的二十大報告 2022/10/28